top of page

TAIPEI  

          台北

16.20 中正記念堂 (28)_副本
16.20 中正記念堂 (20)_副本
16.20 中正記念堂 (3)_副本
16.20 中正記念堂 (1)_副本
16.19 台大醫院 (35)_副本
16.19 台大醫院 (15)_副本
16.17 九份 (54)_副本
16.17 九份 (31)_副本
16.17 九份 (25)_副本
16.17 九份 (8)_副本
16.15 野柳 (14)_副本
16.14 猴垌 (61)_副本
16.14 猴垌 (56)_副本
16.14 猴垌 (53)_副本
16.14 猴垌 (47)_副本
16.14 猴垌 (44)_副本
16.14 猴垌 (41)_副本
16.14 猴垌 (29)_副本
16.14 猴垌 (28)_副本
16.14 猴垌 (22)_副本
16.14 猴垌 (17)_副本
16.14 猴垌 (11)_副本
16.14 猴垌 (2)_副本
16.14 猴垌 (1)_副本
16.13 淡水 (79)_副本
16.13 淡水 (73)_副本
16.13 淡水 (72)_副本
16.13 淡水 (6)_副本
16.12 梅亭 (17)_副本
16.12 梅亭 (15)_副本
16.12 梅亭 (9)_副本
16.12 梅亭 (6)_副本
16.12 梅亭 (3)_副本
16.11 北投溫泉博物館 (64)_副本
16.11 北投溫泉博物館 (62)_副本
16.11 北投溫泉博物館 (50)_副本
16.11 北投溫泉博物館 (47)_副本
16.11 北投溫泉博物館 (45)_副本
16.11 北投溫泉博物館 (44)_副本
16.11 北投溫泉博物館 (37)_副本
16.11 北投溫泉博物館 (36)_副本
16.11 北投溫泉博物館 (23)_副本
16.11 北投溫泉博物館 (21)_副本
16.11 北投溫泉博物館 (10)_副本
16.11 北投溫泉博物館 (6)_副本
16.11 北投溫泉博物館 (2)_副本
16.10 北投圖書館 (28)_副本
16.10 北投圖書館 (18)_副本
16.10 北投圖書館 (8)_副本
16.9 冷水坑 (20)_副本
16.9 冷水坑 (8)_副本
16.9 冷水坑 (3)_副本
16.8 擎天崗 (73)_副本
16.8 擎天崗 (51)_副本
16.8 擎天崗 (47)_副本
16.8 擎天崗 (42)_副本
16.8 擎天崗 (38)_副本
16.8 擎天崗 (25)_副本
16.8 擎天崗 (18)_副本
16.8 擎天崗 (12)_副本
16.7 小油坑 (55)_副本
16.7 小油坑 (43)_副本
16.7 小油坑 (12)_副本
16.6 台北師大 (14)_副本
16.6 台北師大 (9)_副本
16.6 台北師大 (8)_副本
16.6 台北師大 (4)_副本
16.6 台北師大 (3)_副本
16.6 台北師大 (1)_副本
16.5 台北101 (26)_副本
16.5 台北101 (13)_副本
16.5 台北101 (12)_副本
16.5 台北101 (8)_副本
16.5 台北101 (3)_副本
16.4 士林官邸 (42)_副本
16.4 士林官邸 (28)_副本
16.4 �士林官邸 (21)_副本
16.4 士林官邸 (11)_副本
16.3 故宮博物院 (5)_副本
16.3 故宮博物院 (3)_副本
16.2 艋舺龍山寺 (17)_副本
16.2 艋舺龍山寺 (9)_副本
16.1 歌皮寮 (221)_副本
16.1 歌皮寮 (216)_副本
16.1 歌皮寮 (211)_副本
16.1 歌皮寮 (203)_副本
16.1 歌皮寮 (199)_副本
16.1 歌皮寮 (198)_副本
16.1 歌皮寮 (197)_副本
16.1 歌皮寮 (196)_副本
16.1 歌皮寮 (189)_副本
16.1 歌皮寮 (173)_副本
16.1 歌皮寮 (172)_副本
16.1 歌皮寮 (150)_副本
16.1 歌皮寮 (147)_副本
16.1 歌皮寮 (146)_副本
16.1 歌皮寮 (141)_副本
16.1 歌皮寮 (140)_副本
16.1 歌皮寮 (138)_副本
16.1 歌皮寮 (77)_副本
16.1 歌皮寮 (73)_副本
16.1 歌皮寮 (58)_副本
16.1 歌皮寮 (49)_副本
16.1 歌皮寮 (44)_副本
16.1 歌皮寮 (37)_副本
16.1 歌皮寮 (33)_副本
16.1 歌皮寮 (29)_副本
16.1 歌皮寮 (28)_副本
16.1 歌皮寮 (26)_副本
16.1 歌皮寮 (21)_副本
16.1 歌皮寮 (11)_副本
16.1 歌皮寮 (9)_副本
16.1 歌皮寮 (8)_副本
16.1 歌皮寮 (4)_副本

五月十三日,我來到中壢火車站,當晚我在小凱家過夜,也把部分行李寄放在他家,打算只帶著背包放逐台北。小凱一家人都好貼心,小姜是小凱的姐姐,因為那時的空氣素質指數并不理想,所以她特別給我凖備了口罩,平安福,營養丸還有餅干。

 

當天是母親節,除了能吃到母親節的紅豆年糕,小凱也給我凖備了明早的面包。那晚,我從中壢下車後,帶著所有行李真的很不方便,走到小凱所指定的地方搭公車到光明商區,小凱在對面路帶我。來到他們家時已是晚上11:00點多,姜爸爸和姜媽媽都已就寢。以前曾看過小凱家的相片,相中的影相現在顯在眼前了。他們能理解背包旅行會有多少的不方便。小凱給我凖備好浴室,真的很貼心的一個朋友,夜深了所以也會比較冷吧,他先打熱水器開了也將水溫調好,這樣我進去沐浴時才不會因為第一泡冷水而嚇到。

 

隔早,走下樓到他們家的客廳,想將在新竹買的水翁當手禮給姜爸爸,也看到姜爸爸已在等我們,他手上拿著的是吹風筒和一雙鞋子。原來,他擔心我們穿濕的鞋子會對我們身體不好,所以正幫我吹著鞋子。正當我們要離開時,他才發現他早上吹的那雙其實不是我的鞋子,是小凱的,我的鞋子并沒有濕掉。出發火車站前,姜爸爸還堅持我們早餐有的選擇就不要隨便吃,要吃熱食有營養的,姜爸爸硬拿了NT 20給小凱,要他帶我去買綜合面線來吃,我從姜爸爸身上看到關心一個人可以到這麼細膩的程度,讓有非常感動而心也慟了一下,就像小姜所說,他們就是一個加油站,東西凖備好後再出發,我帶走的其實不只是這些,還有他們家所給於我的那一份溫暖。

 

 

離開內壢,我便出發台北。五月十四日,我的沙發屋主是家豪,兩個晚上在台北教育大學(NTNU)留宿。其實,屋主本身住中壢,但因為屋主因為那時工作比較忙,要趕工加班我才有這機會住在NTNU。我台北第一站是台北故宮,這是我昐望已久的觀光點,我不懂中國歷史也不曾學過文物賞析,但就是喜歡呆在博物館,把背包寄放在行李處,然後就在博物館逛了三個多小時才出來。

 

之後又到士林官邸和士林夜市打卡。士林官邸內有許大大小小的花園,所有的西方庭園都是已故蔣夫人設計的,而在教堂前的東方庭園則是蔣公設計的,來到士林官邸的庭園,可說是中西合并。以我的個性,我不喜歡到人煙吵雜的地方,不喜歡重金屬音樂,個人偏好有助於心靈祥和提昇的東西。還沒離開士林,雨又下了起來,我躲到亭子僻雨,也因為這樣便和兩位老人家談起我壯游台灣的事情,他們也建議我五月十四日,明天的行程可以安排去陽明山,新北投,然後是淡水。下午4:00,我背著沉重的背包,越走就越力不從心 。

 

我應該在台北101和國父記念館之間做出選擇,眼看時間所剩無幾,還是放棄了國父記念館,因為既使我趕到了,可以參觀的時間也將近休業時間。反而是台北101沒有這種時間上的限制。我來到台北捷運站,然後又搭公車到101,上到五樓登門口,我原想請登門口小姐幫我個忙,將我的日記拿到頂樓蓋個章,但她拒絕了而且說只有門票才能上去,我勸不到她幫我這小忙,就直接到樻台再請另一位小姐幫個忙,結果事就成了,本人不用上101,也不用買票,章郤拿到了。我在晚上7:00下古亭站也很順利的借助某間書商的介紹來到了古亭站B出口的素食館。有位同桌的阿姨看我是光頭,想必也是長期茹素之人,便和我聊開了,還特別與我分享了些小菜,不久她女兒也來了,她告訴我她女兒不肯吃素,我也就隨口勸了幾句,說吃素皮膚會便得很好,氣質也會非凡噢!她們比我先離去,正當我要結帳時才知剛才那位阿姨已幫我付了錢,我都還來不及問她是誰,她郤因為一個同桌之緣,未問我是誰而先行地主之儀了。

 

晚上8:00,我走進NTNU校園,運動場上正熱鬧非凡,回想我們沙巴大學生有這股運動的勁嗎? 走著走著,旁邊多出了一位也是背著又拖著行李的人,我們對望了一下,他便主動開口說: 你是今晚要和我住在一起的馬來西亞人嗎?我找對人了,也碰對人了。

 

晚上10:00,我們到體育大樓盥洗沐浴,然後我打算明早能在他們上班時間前凖備好出發。那晚,家豪忙得很晚,好像是十二點多才休息。我覺得能在大學的辦工事過夜好特別,兩個原本陌生的人共用一個床鋪,雖然算不上什麼正式的睡房,但這種經驗又有多少旅客有嘗試過呢? 或許這是其中一種罕見的人生滋味吧。隔早,家豪請我吃豆漿燒餅油條,然後給我帶上兩粒包子,我便出發陽明山。

 

從古亭到劍潭捷運站,又從那搭公車上陽明山,耗時一小時多,我在陽明山旅客服務中心下車。時間不多,我直接向服務人員詢問陽明山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景點: 小油坑,擎天岡。小油坑有volcano, 而擎天岡看草原上放牛。我的下一站是新北投,其實我去新北投除了是想到參觀台灣最美的圖書館外,還想去泡溫泉。我在驚天岡的候車站等著,便遇上了一位小姐和一位大叔,他們都說著有關泡溫泉哪較便宜,哪兒要穿泳衣哪兒是祼湯。我最終的選擇是祼湯,你們聽聽的的邏輯是NT 150元祼湯,NT200元要穿泳裝的湯,之間只相差50元,而這50元又買不到件新的泳裝,幹脆豁出去選了祼湯,反正又沒人認識我。

 

我便在陽明山的冷水坑下車,等候下午兩點開門的男湯。我從小到大,都沒有習慣祼露自己身體的,現在郤要在公共場合全祼的確是很大的挑戰。兩點到了,我隨著幾位阿公叔叔的身後走進更衣室,其實更衣室正澡堂就是一個相同的空間,只是在不同的角落而已,趁著大家都忙著更衣放鞋,我快手快腳把身體洗淨然後躲進水裡,然後裝著神情自若的樣子泡著,我能領悟到若我遲些才下水,全部人都看著我的全祼走下水,那會是件說有多尷尬就多尷尬的事呀,或許對常泡的人來說是件﹃還好吧﹃的事,但對我來說真的很不okay。

 

下一站,新北投圖書館,溫泉博物館和梅庭。溫泉博物館是以前日本人的溫泉風水地,裡面裝潢仍保存著當年的風貌,但昔日的榮華景像只能在定格的相片中了解。梅庭,是已故現代新聞記者之父于右任先生的故居,他是近代廣受景仰的典範人物,也曾參加同盟會推翻滿清,創辦神州日報,民呼日報,民吁報,民立報等。其實,我很少會注意那些篇幅較長的文章和資料,我能寫出有關於于右任老先生的事蹟也純粹是從相片中抄襲出來的,并非我本人的筆記。

 

從北投到新北投的捷運站建筑都很新穎,完全與台南火車站不相同,這也顯示出從前與現在的台灣有很大的不同,也証明台灣在進步中。來到淡水線的終點,也就是淡水啦,故名思義,淡水的的確是海灣,但我沒喝過它的水,所以就不知是淡水還是咸水啦。其實淡水有很多值得看的東西,但我就窮在時間,所以只能青蜓點水般在淡水老街上買些小吃,然後到海繽公園感染熱鬧的氣氛,然後不經意地坐上到八里的船到左岸。那時候正好是日落,船子航過漩起的浪花與日落紅中正要昇空的飛機成的那天中最美的景色。

 

五月十五日,星期三,我出發猴硐。來到猴硐是為了看野貓,從一下火車到車站大庭,都鋪滿有關貓的東西,好像貓的飼料盆,貓卡通,貓燈籠,貓的書籍甚至是貓的床鋪。猴硐地名的由來是源自於附近一處山洞有大量猿猴聚居,因此被稱為猴洞。日治時期,因當盛產煤礦,在地人以採礦維生,為求吉利,不喜歡礦坑裡有水,因此將猴硐改為猴硐,民國51年,因認為 猴字不雅,而改為侯硐,車站也更名為侯硐站。後來經地方人士的建議,於民國94年改回 猴硐。

 

上午十點,我在八堵轉站到基隆火車站。基隆這地方聽人說了好多次,本身也有幾位朋友來自基隆,知道這是重要港口,頗熱鬧外其除都不知了。台灣在五月份進入了梅雨季節,基隆似乎每天都迎接豪雨,我游走的那一天也不例外。基隆客服中心人員告訴最好先到野柳,因為那裡是下午五點休業,而九份老街則沒有時間限制。我記不清我倒底在複雜的公車站繞了多久才順利搭上公車,到野柳的路程須要45分鐘,而徒步到野柳地質公園又須要另外35分鐘。野柳地質公園裡有渾然天成的仙女鞋,女王頭,燭台石和俏皮公主石。

 

當天的最後一站,我回到從基隆搭往金瓜石788號的公車到九份。其實,我在2010年已到過九份,因為當然對九份的記憶太美,記得那時九份下著綿綿細雨,低溫下又起了些霧,使九份如詩如畫般讓人回味,到"回憶人生"頂樓享受雨霧中的火煱,享受與幾位志同道和的朋友的相處,記得那個時候"回味人生"樓裡客不多,所以氣氛相當好。可惜就在,那組九份的相片無緣無故在記憶卡裡消失了,所以這次重回舊地取回當天的美景。

Total readers counte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