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NANTOU 

               南投

14.12 小半天(3)_副本
14.12 小半天 (8)_副本
14.12 小半天 (5)_副本
14.12 小半天 (2)_副本
14.11 內湖國小(6)_副本
14.11 內湖國小 (62)_副本
14.11 內湖國小 (58)_副本
14.11 內湖國小 (52)_副本
14.11 內湖國小 (37)_副本
14.11 內湖國小 (33)_副本
14.11 內湖國小 (28)_副本
14.11 內湖國小 (9)_副本
14.11 內湖國小 (4)_副本
14.11 內湖國小 (2)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133)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127)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122)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121)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117)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115)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114)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111)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103)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95)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93)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89)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85)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81)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80)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79)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73)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65)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50)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44)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41)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38)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30)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23)_副本
14.10 溪頭妖怪村 (1)_副本
14.9 鹿谷農會 (24)_副本
14.9 鹿谷農會 (22)_副本
14.9 鹿谷農會 (5)_副本
14.8 集集 (59)_副本
14.8 集集 (53)_副本
14.8 集集 (51)_副本
14.8 集集 (47)_副本
14.8 集集 (36)_副本
14.8 集集 (35)_副本
14.8 集集 (31)_副本
14.8 集集 (8)_副本
14.8 集集 (7)_副本
14.7 水里 (89)_副本
14.7 水里 (85)_副本
14.7 水里 (84)_副本
14.7 水里 (83)_副本
14.7 水里 (69)_副本
14.7 水里 (62)_副本
14.7 水里 (58)_副本
14.7 水里 (53)_副本
14.7 水里 (44)_副本
14.7 水里 (38)_副本
14.7 水里 (37)_副本
14.7 水里 (23)_副本
14.7 水里 (6)_副本
14.6 日月潭 (37)_副本
14.6 日月潭 (21)_副本
14.6 日月潭 (20)_副本
14.6 日月潭 (16)_副本
14.6 日月潭 (9)_副本
14.5 糥米橋(35)_副本
14.5 糥米橋 (49)_副本
14.5 糥米橋 (46)_副本
14.5 糥米橋 (44)_副本
14.5 糥米橋 (42)_副本
14.5 糥米橋 (37)_副本
14.5 糥米橋 (30)_副本
14.5 糥米橋 (28)_副本
14.5 糥米橋 (24)_副本
14.5 糥米橋 (19)_副本
14.5 糥米橋 (15)_副本
14.5 糥米橋 (14)_副本
14.5 糥米橋 (7)_副本
14.4 清流部落 (25)_副本
14.4 清流部落 (21)_副本
14.4 清流部落 (13)_副本
14.4 清流部落 (11)_副本
14.4 清流部落 (6)_副本
14.4 清流部落 (5)_副本
14.3 惠蓀林場 (40)_副本
14.3 惠蓀林場 (39)_副本
14.3 惠蓀林場 (36)_副本
14.3 惠蓀林場 (24)_副本
14.3 惠蓀林場 (22)_副本
14.3 惠蓀林場 (13)_副本
14.3 惠蓀林場 (8)_副本
14.3 惠蓀林場 (7)_副本
14.3 惠蓀林場 (5)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117)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153)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144)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135)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124)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123)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119)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113)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106)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93)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87)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73)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71)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55)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41)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28)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25)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5)_副本
14.2 仁愛鄉部落 (2)_副本
14.1 埔里 (36)_副本
14.1 埔里 (30)_副本
14.1 埔里 (28)_副本
14.1 埔里 (27)_副本
14.1 埔里 (25)_副本
14.1 埔里 (22)_副本
14.1 埔里 (21)_副本
14.1 埔里 (19)_副本
14.1 埔里 (11)_副本
14.1 埔里 (1)_副本

這次的南投之旅計劃已久,記得我在嘉義 "看見台灣基金會" 活動認識的李銘和林圓圓大姐,原來他們都是南投的人。我每星期都會在面子書上更新我的旅行計劃圖,因為他們的頂力支持和回應,使得來南投游玩不是件困難的事。

 

南投有著名的日月潭,清境農場,埔里酒場等到訪的游客絡繹不絕。有同事建議我台灣有玉山,但到不了沒關系,到南投合歡山都已很滿足了。

 

五月三日,星期五,公司報告寫好後便向上司申請提早離開,她答應後我便在早上11:00提前回去用午餐然後出發到南科火車站。中午12:21 善化到台中是下午2:46分。

 

NT 251的火車票,愉快的心情,銘從嘉義站上車,這麼巧我們剛好在同一節車箱裡。台中,我來了三次,每一次來都和不同的人在一起,這次終於有時間到廿號倉庫看藝術品了。廿號倉庫是由不同的藝術家所租下的場所,經過翻新改造才有今天藝術氛圍濃厚的環境。銘打電話回去家告訴他媽媽我是素食者後,我們便買些小零嘴,便搭南投客運NT 135到埔里。

 

一小時的車程,埔里那時下著雨,我當時因此沒什麼感受到埔里的地方特色,我們到埔里某間超市與李爸爸和李媽媽會合,他們正買都我可以吃的菜和罐頭,讓我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從埔里到仁愛新生村他們家須要30分鐘。原來他們住在原住民部落裡,他們便是有名的賽德克Seediq族人 。銘他們家前面有幾座大山,兩只狗,一只有靈性的雞,和害臊的貓。那晚,銘的姑姑和姑丈都來他們家打麻將,銘則煮咖啡給我們喝,然後到屋外起火聊天。

 

隔早,我為了捕捉清晨的仁愛鄉,發現山崗竟在山腰上,到了中午便昇到了山頂。李爸爸是早起的人,他愛上木雕後,退休生活就以這興趣為重心消遣。家裡還有高齡83的老奶奶,雖然年紀大,但生活起居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從他的電話薄和相冊便可知道,在日治時期渡過了她的童年至青少年,所以日語非常了得,加上奶奶曾到過日本學擭士,回國後在川島部落裡當接生婆。奶奶是愆誠的天主教徒,用餐前她都會主持感恩祈禱。星期六早上,我們到惠蓀林場後,又到川島部落看霧社事件屋,清流部落和糯米橋。他們家非常朴素簡單知足,或許就是如此才得到上帝的保佑和卷顧。

 

對於來南投,我有旅行的目地所以我也有我的堅持,但我過於自我中心使自己在反省後非常難過。銘是特地為了我要去南投才回家的,回到家就是要與家人在一起,而我又想要到處走,銘不是背包客,難免我們在了解對方的想法上會出現分岐。那時的我堅持要上合歡山,而且告訴他若他不方便想在家陪家人,我可以一個人上合歡山,我的想法讓他有些難過;我又告訴他,其實我周六就應該上合歡山,而不是等到周末才上,這使他更難過了。

 

他們當地人非常熟悉這些景點,要上去的路上非常塞車,而且會花上很多時間,班次時間又不確定的,上去後可能就沒車下來了,而且不是旅客看地圖上所想像中的靠近。我那時沒有理會他的說法,只回應了一句: 有從馬來西亞來台灣這麼遠嗎?而且這趟回去不知下次是幾時了,我人在仁愛鄉,離合歡山這麼近了,這次不上我真的會帶遺憾回去的。最後,銘只托協到清淨農場,然後我們便打電話給圓圓大姐告訴她我們會有些遲,圓圓大姐也建議我還是不要到清淨好了,因為時間真的有限,上清淨後鐵定會錯過很多更有趣的景點。後來,我來決定不上了,然後就跟銘的意見選擇另一個更有意義的行程。因為最終我改變了心意,放下了不必要堅持,而有不同的記憶。

 

 

星期日早上,我們送阿嬤到教堂後,我們便往埔里車站搭車。我們希望是早上7:00 出發,程搭從日月潭早上9:00的車到水里是早上10:10。我萬萬沒想到,原本以為交通不方便的南投,我可能去不了哪麼多地方,沒想到卻是我到過最多地方的縣。

 

仁愛→埔里→魚池→水里→集集→鹿谷→溪頭→小半天→嘉義火車站

 

 

埔里就像台灣其他小鎮;水里是鬧市也有水的味道,水里火車站在山上,記得那天還有很舤船比賽。從水里搭火車到集集只須7分鐘 ,NT 15。集集給我感覺有點日本的味道,旅客超多,街道狹小但人來人往的旅客非常多。我們在早上11:45從集集搭公車到鹿谷,與圓圓大姐會合。鹿谷是山區,是台灣著名的茶鄉,也是圓圓大姐的故鄉。

 

首先,圓圓大姐帶我們到鹿谷農會,也是全台最重要的茶會館,我們到的那時候,競茶正要進行,所以才有機會看到不同的茶農 帶著他們自己種的茶來報名競茶。圓圓大姐的朋友是評茶師陳俊 裕先生,她便請陳先生給我們沖一壺好茶來品一品,我們這種粗人怎會品呢?不就是一樣畫葫蘆:觀色,聞香,然後咕嚕咕嚕喝下去囉,之後我們還到茶的展覧館兜了兜才到我們下一站溪頭妖怪村。陳先生的朋友在妖怪村是營業總監林寬國先生,好客的他便請他那朋友特別招待我們三人。妖怪村那時在下著雨,但我們想要玩妖怪村的心卻沒有因此而被削弱。林總監請我們吃pancake & coffee,然後向我們簡單介紹妖怪村。

 

我們還到內湖國小,就在去妖怪村的同一條路上。這是一所很棒的小學,也是大家夢寐以求的學習場所,一間教室也只有九位小朋友,寬敞的教室,和敬的校園環境,使童年學習時光充滿記意。妖怪村日益熱鬧起來,也給內湖 國小帶來了許多旅客的參訪,人多了坑圾也多了,妖怪村并負起責任來承擔內湖國小的校理費用。

 

雨停了又下,下了又停。我們下一站就去圓圓大姐的家鄉  - 小半天。小半天至今還保持著當年的竹笙鮮市場,像這樣的市場全台已沒有幾間,我們還到圓圓大姐小時候就讀的文昌國小,現在的文昌國小,除了後院的辦公室以外,以前的舊教室都在地震時倒塌了,目前所看到的都是重建後的建筑物。我們走到後院看原有建筑物,還與銘在那跑道上賽跑起來,追憶小學悄皮時光。晚餐,我們到大姐老同學,奇峰午肉麵女老闆李信微女士的店用餐,他們特別給我凖備了素食清炒幾道小菜,飯後聊天合照。

 

這便是我的純南投之旅,交上新朋友後真不知道,也不會想到相遇後會帶來怎樣的火花和記憶。有的人交上了君子,自己也成了君子;而有些人交上阿輝,自己也成了阿輝;而我呢?交上了愛交新友的人,自己更愛交新友了,這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圓圓大姐把我們載到嘉義火車站後便回家去了,而我與銘再買火車票後也揮手道別。我進月台前,看著他的身影往遠處離去,我知道這就是時間,這就是緣份,在當時當地,我們能看到對方,但時間過了,就看不到了。好微妙,或許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緣份。

 

寫到這裡,已是二○一三年九月五日的晚上。圓圓大姐,銘,奶奶你們都還好嗎? 我又何時能看到清淨農場的羊,還有合歡山的雪呢? 人身在國家公園的我不枷思索地寫道。

Total readers counter: 

bottom of page